首页 > 健康 > 正文

我眼中的“老北京牛肉面”
2019-08-02 21:53:27   来源:东方头条   

说起中国的牛肉面,名头最响的无外乎兰州和台湾;再进一步的话,四川内江、湖北襄阳也一定榜上有名。

但要说起“北京牛肉面”,就难免让人犹豫了——北京人真有拿得出手的牛肉面吗?

当然有!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就从个人角度来择一择我眼中的“北京牛肉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老北京牛肉面是什么样的?

说牛肉面之前,要先说说北京“酱牛肉”这个概念。南方人讲究的“卤”,在老北京语境里一般要用这个“酱”字。

牛肉怎么炖,跟调料的关系很大。内江牛肉面的浇头,要放四川的豆瓣酱炒香;台湾受四川的影响,在调味上与之一脉相承;兰州则比较特殊,面和汤的地位都要高于肉,比之其他地区,炖肉这个环节反而不算重点。

▲ 襄阳牛肉面。图/sina.com

“酱”字算是道出了北京牛肉面在调味上的精髓。酱牛肉,比较特别的调料就是黄酱。黄酱要先加水泻开,用纱布滤去其中的渣滓,只留液体部分,再加上牛肉、酱油和各种香料去炖。

香料的使用没有一定之规,十几味,甚至几十味都有,家家有各自的习惯,味道自然也有出入。

尽管如此,大抵的方向还是差不多的。

首先,牛肉的大小约定俗成,一定要切成“块”,而不能是“丁”,更不能是“片”。既然是家庭美食,肯定是怎么痛快怎么来,切的太小太碎,吃起来不过瘾,也不符合“家常”二字的人设。(在兰州吃牛肉面,我就总忍不住要单加一份肉)

▲ 酱牛肉一般是瘦多肥少七三开。图/西夏

再者,肉的配比和炖到何种程度也有默认之规,一般是瘦多肥少七三开。全瘦的,嚼起来塞牙嫌柴,肥的多了又怕腻,老北京讲话叫“糊(hū)嘴”。

连汤带肉盛一小碗,从外观上看,肉能辨出形状,用筷子一戳一拨,要软烂能散,也就是一定要炖到烂乎。板筋可以带一点,但蹄筋那种,不说入口即化,也绝对不能弹牙。恰当的火候就是,牛肉嚼起来不能太费劲,又有吃肉的满足感。

小时候就盼着家里酱一锅牛肉,汤和肉是一样宝贝的。牛肉面入不入味,吃起来香不香,就全靠它了。

北京牛肉面的汤,跟兰州讲究的“清”不同。因为加了黄酱和酱油去炖,呈深酱油色。肥瘦相间的牛肉,筋头巴脑连带着汤,往面里一浇,撒上香菜,再来点醋。那个香味,就连炸酱面的人气王地位都要动摇了!哪家牛肉面馆最能代表北京?

说完我对老北京牛肉面的理解,就要说说市面上的牛肉面馆了。

有点遗憾的是,牛肉面远没有“北京小吃四大天王”有来头,算不上人气小吃,靠谱的牛肉面馆并不多——当然,我指的是“北京牛肉面”馆,而不是随便哪家吃牛肉面的馆子。

打开点评网,搜索“北京牛肉面排行榜”,得到的前十名,除了兰州牛肉面及各种店家的自创,能跟“北京牛肉面”挂上钩的只有两家。

一个是从甘家口起家的老北京柴氏,另一个是劲松居民区里的宇飞。二者都算名冠京城,在不同的人口中,轮流成为过“最好吃的北京牛肉面”。

我曾慕名去过一次宇飞。小店藏在居民区里,交通称不上方便,但并不妨碍门外的队伍盘成蚊香。

个人认为这家的面,从外型上来说就跟北京牛肉面不大沾边——牛肉小而碎不说,面条的种类也充满了迷思。北京人家里吃面,图省事的话直接买切面,讲究的自己做手擀面,而宇飞家的面条,完全遵循了兰州的风格,有毛细、二细等可供选择——自家吃牛肉面,是不可能有拉面这种选项的。

▲ 北京人觉得更偏向兰州风格,而兰州人觉得更偏向北京风格的宇飞牛肉面

讽刺的是,换作兰州人,同样不会买这碗面的账——“酱油汤到底是个什么鬼?嗯,北京牛肉面才这样。”

然而,作为一个北京人,我想说这至少不是我从小吃的那种牛肉面。你可以说它是北京和兰州牛肉面的合体,也可以说二者都不是。

顺便吐槽一下,乱提供配料真是个硬伤。宇飞的那个真空卤蛋,透着一股速食品的味精味,放到面里相当违和。就算是自家做的卤蛋都跟牛肉面这玩意不搭嘎(gà),何况还是真空包装的摊儿货。

▲ 就算你要去吃,也千万别加卤蛋……

给北京牛肉面挑大梁的担纲,我投给柴氏。柴氏做的是清真牛肉面,不过已经不再是兰州风格,而完全北京本地化了。

▲ 甘家口最早的柴氏风味斋

最早立下家业的老爷子,从清末售卖酱牛肉起家,这门手艺传下来,后人便在甘家口附近支了个小摊,专卖牛肉面。酱牛肉的老汤已逾百年,和重庆火锅的老油是一个道理,越滚越香。

▲ 传承下来的小碗牛肉,味道不是盖的

面条是机器压的饸饹面,软硬合适,直接配好了牛肉老汤,需要再单点一小碗牛肉,浇到面里混着吃。牛肉看似软烂,实则风骨尚存。我最喜欢带着板筋的牛腩,肥瘦得宜,被老汤浸透以后极其入味,香料和老卤的魅力,从一块牛肉里就可见一斑。

▲ 小碗牛肉倒进面里吃,酱牛肉也可以单买

说到口味这回事,其实有一家连锁店很有“低配”北京牛肉面的意思,就是“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后改名为李先生)——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遍布大街的、title很迷的“加州”牛肉面。

▲ 90年代红极一时的加州牛肉面大王,后来的logo和店面变得我都不知道真的是什么样了

名为“加州”,只是因为注册地在美国,吃过的人都知道,是十足的中国味。别看现在的李先生出没于火车站附近,但在90年代,它可仗着这个洋名字“混淆视听”的红火了好几年。

我有个老北京的吃货朋友回忆说,90年代他上高中,第一次吃“美国加州牛肉面”,感觉就是牛肉没炖烂,偷工减作料又少肉汁的北京牛肉面。

▲ 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图/dianping.com

这个概括相当贴切了。加州牛肉面大王的创始人曾生活在北京,后辗转去了美国。这碗只学到了皮毛就被迅速商业连锁化了的牛肉面,也算北京牛肉面一个“有形无神”的版本了。

即便是这样,如果让我就“哪个更接近北京牛肉面”排名的话,个人答案还是:柴氏>加州>宇飞。北京牛肉面是怎么来的?

北京牛肉面的店铺之少,之所以没有像卤煮和炒肝儿一样,让北京人一提起来就带着特别的底气和感情,个人认为,跟这种食物语焉不详的来历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面食就是北方人家的“家常饭”,自己会做,就没必要去外面吃。同理,要问一个老北京,炸酱面、打卤面、疙瘩汤和糊塌子,这几样吃食哪家馆子做的最好,对方保准一瞪眼,一撇嘴,谁去外面吃它呀!答案清一色是:我家(以及我家的各种亲戚)就做的不错。

▲ 糊塌子+蒜酱,再熬一锅小米粥,很典型的北京家常饭。图/douguo.com

另一方面,也说明牛肉面在北京确实没有传统作为强大的支撑。个人推测,它可能是一种通过家传手艺演变而生的食物。

怎么推测出来的呢?就从北平的“羊肉床子”。

所谓“羊肉床子”,就是以前屠宰和售卖牛羊肉的店铺,尤其是夏天卖的烧羊肉,极受欢迎。

▲ 20年代位于西四万松老人塔下的肉铺。图/网络

梁实秋在《烧羊肉》里特别提到:买烧羊肉的时候不要忘了带碗,因为他会给你一碗汤,其味浓厚无比。自己做抻条面,用这汤浇上,比一般的牛肉面要鲜美得多。

彼时的牛肉面,更接近于兰州“一清到底”的样子,在二荤铺(相当于现在的小饭馆)里有卖。二荤铺也分等级,最低的一等便是切面铺了,专售煮面条、炒饼等吃食。

▲ 二荤铺中最低一等的切面铺。图/网络

我从小吃的那种牛肉面,也许就像往烧羊肉的汤里加面条一样,是老百姓在二荤铺里买完肉,连汤一起端回家,自己在厨房里鼓捣出来的美味。所以,这种食物在老百姓厨房里的流传度才远远高于市面上的饭馆。

一种食物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流变才呈现出今天的样子,严格来说,北京牛肉面大概也分不同的派别,但至少在我的记忆里,柴氏那种才是从小吃到大,不负“正宗”二字的北京牛肉面。

-End-

文 | 西夏

相关热词搜索:牛肉面 老北京 眼中

上一篇:这菜是“天然花青素”,夏季女人多吃,美容养颜,肌肤每天水灵灵
下一篇:此物被誉为“健脑菜”,常吃可增强大脑机能,辅助治疗记忆力衰退

济宁知名律师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路24号   联系人:司律师   电话:0531-80961678
手机:18053115917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