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运动好处多
撰文李志峰
编辑保健君
夏日炎炎,
一提起运动,
很多人首先想到游泳,
但不会游泳的人就发怵了,
这么好的运动不能参与,
多可惜啊!
没有关系,
参加水中运动可以获得
和游泳同样的益处,
而水中运动可能是
最适合中老年人的
运动方式了~
水中运动有哪些
水中运动方法多样,除了游泳,还有以下几种。
水中行走
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效而低强度的水中健身方法,可改善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肌肉力量。
水中健身操
是将陆地上的体操、韵律操、舞蹈与水中的游泳和花样游泳相结合,在水中进行走、跑、跳等不同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舞蹈步伐。
水的阻力可锻炼人的力量、耐力,塑造完美的形体,水的浮力可锻炼人的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等。
长期坚持做水中健身操可调节人体姿势和脊柱生理弯曲,使整个人体向流线型发展,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耐力、平衡性。
水中瑜伽
并不是简单地把瑜伽动作搬到水中去做,而是自成体系,给予了瑜伽一种新的诠释。
相对于传统瑜伽而言,练习者可以借助水的浮力,轻松且愉快地练习,让身体在水中达到最大限度地放松;即便初学者也可以自然、轻松、愉快地完成那些在地面上难以完成的动作。
水中运动的健身效果
作为有氧运动之一,水中运动的健身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除了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外,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其还有许多特殊的健身效果,非常适合中老年人。
减轻关节负重
50岁以后的中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退变和缺少运动,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老年人一半以上有骨关节病,尤其是膝骨关节炎、腰椎劳损等。
在地面上运动时,人体对抗地球引力,会对一些负重关节(如踝、膝、髋等)造成冲击,加重关节损伤。而水的浮力作用可大大减少地面对身体各关节的冲击力,使人体各关节不易受伤。
减少跌倒几率
跌倒在老年人群中是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可能造成骨折、头部外伤或其他严重损伤。而水流的冲力可以帮助健身者强化身体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几率。
一项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经常游泳的男性跌倒的可能性较参与其他运动者低33%。
预防脊椎疾病
水中运动时浮力会改善脊椎间关节应力分布,如果能够让整个人平躺在水面上,人的脊椎则不需要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处于无压力状态,椎体能够很好地回复到原位,可以有效预防脊椎疾病。
增加热量消耗可减肥
水中运动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人在水中活动的受阻感是空气中的800倍。如果动作速度相同,完成同样的一组动作,水中与地面相比至少要多用6倍以上的力量,在做动作的时候还需要维持自身的稳定,因此动员肌肉较多,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
另外,水的散热速度比空气更快(在水温比体温低的条件下),在水中运动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
因此,水中运动非常适合肥胖人群减肥。
使肌肤光滑有弹性
此外,水中健身可减少陆上训练后汗水中的盐分对皮肤的刺激,使肌肤光洁、润滑、富有弹性。
水中运动的学习技巧
除游泳外,水中运动大多比较简单。
如水中行走,可选择水深1.2~1.4米的水池进行运动,行走时双手可于水中在体侧垂直摆动,以增加上肢锻炼效果;通过行走速度和运动时间控制运动量大小。
水中健身操等运动与在地面上运动差别不大,但由于是在水中,有了浮力和阻力,需要逐渐适应其中的变化。
而与地面上差异较大的运动如水中瑜伽,如需参加的话应找专业老师指导。
最易发生的危险是呛水,
主要是慌乱中用鼻吸气时
吸入水导致。
为更好地进行水中运动,
建议试用以下一些方法
做好准备哦~
1、熟识水性
为了尽快适应水中运动,可先在浅水区(水深齐胸为宜)戏水,通过水中走动、慢跑、游戏、跳跃、脚离地等方式,感受一下水的阻力和浮力,用手划水来体验如何让身体在水中移动。
2、练习水中吐气
在水中运动时最担心的就是水呛入口鼻中,因此可以先尝试在浅水区域用嘴和鼻孔缓慢吹气,感受一下头部浸在水中的感觉,争取做到一入水即开始用嘴及鼻孔缓慢吹气,出水后立即张大嘴吸气。
一般来说水是不容易进入鼻孔的,只有在慌张的时候用鼻吸气才容易呛水。当然,感觉自己不容易做到时可以戴鼻夹辅助。
3、水中摔倒
在浅水区中让自己故意向各个方向摔倒,摔倒入水后,调整自己的呼吸反应速度,培养入水后马上开始缓慢吐气的习惯,同时可练习快速调整身体重心的能力。
水中运动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严格进行体检
水中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水的物理特性对人体有较大影响,加之水中运动体力消耗较大,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因此在水中运动之前,尤其是中老年人,必须进行体检,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制订自己的运动处方。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等的老年人不宜参加水中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和发生意外。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比较差,准备活动能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使心肺功能较快地适应水中运动时水温和水阻力的刺激。
下水时不要一下子跳入水中,可先用水拍打胸前和背后,再缓慢入水。
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运动,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适应水中环境。
3、控制好运动量
运动负荷可用心率作为反映指标。一般运动强度控制在50%~60%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是较为适宜和安全的。
在活动量的安排上,体弱者建议进行水中行走、健身操等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为宜;体力较好者可进行水中跑步运动。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水中慢跑5分钟后,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10~130次,并以休息和运动交替进行(各5分钟)为宜,每周运动3~4次,每次20~30分钟。
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
4、选择正规场所并注意卫生
尽量选择正规的、有救生员的、安全措施完备的水中运动场所。
个人卫生方面也要注意,水中运动前后一定要洗澡,并用清洁水漱口。进行水中运动时,要穿好泳衣、泳裤,戴好泳帽、泳镜。
水的浮力作用让水中运动
比地面运动负荷减小,
而水的阻力又更加锻炼
人的肌肉和耐力,
更何况炎炎夏日,
水中运动可以避免大汗淋漓。
中老年朋友们,
心动不如行动,
今年夏季的运动选择,
就从水中运动开始吧!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