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暖心之屋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导语
有很多优秀的影片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我们探讨“成长”这个话题,这个题材在国内可能不算大众,但是在国外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出生的时候都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被风吹到哪片土地就在哪里生根,接触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社会因素和被动因素就各种的不确定,到了我们的主观因素更是受着环境与人物关系的影响发生各种可能与不可能,成长这样不确定性的事物让很多艺术家着迷,所以才会被一次次的搬上荧幕,一次次的让我们去看到别人成长发生的蜕变,从而反思自己。
《莉莉与凯特》是一部从女主莉莉与凯特的友谊线,自己的内心独白线,感情线和工作线为切入点去讲述莉莉成长的一部电影,电影很小众,在豆瓣上甚至找不到中文介绍,也仅有500多人的评分,评分虽然不高,有些人觉得内容过于矫情,但是笔者却觉得这是一部恰到好处的描述了我们叛逆期间从反抗压抑到接受放弃的过程。
我们大家所能想到的“叛逆期”是不是都是那种脾气差一吵架就喜欢对着父母大吼大闹,做起事情来离经叛道,没事喜欢用火星文在QQ空间里写那么几句伤感的句子,再神经质点的还会用小刀在自己身上搞点“自虐”。
然而其实这或许是一部分人的表现,但也有一部分人的表现在于压抑自己,他们可能比上面说的一部分人心智更成熟那么一点点,平时看起来比上面那类孩子听话懂事很多,但是到底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三观还未定性,看到生活中很多的矛盾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理解和接受,莉莉就是这样一个正处在这样尴尬时期的女孩。
01
女孩之间的友谊比谈恋爱还要复杂
正如莉莉所说的,凯特是她大学四年的同学,她是别人都喜欢的金发妹纸她也可以随便和身边的人玩耍,她的思想有时候让你无法和她继续谈论下去,她的行为也非常怪异,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是莉莉的闺蜜,也是影片里出现的莉莉的唯一的好朋友。
电影刚开始就有讲到莉莉的男朋友出轨她心情烦躁的约凯特出来喝酒,然后凯特告诉她自己马上要离开美国回英国继承家族产业与父亲一起经营生意,听到这个消息后莉莉躲进厕所去哭,一个原本就孤独的人,还没从男友的背叛里走出来,又要被迫接受自己的闺蜜离开,没有了依靠的莉莉不知所措。
这时候电影画面变幻到莉莉的独白线,电影里经常会出现的独白线画面里,莉莉穿着红色一字领针织衫和牛仔短裤和黑色旧帆布鞋在纯白色背景前被人提问然后回答问题,有关于自己的,关于闺蜜的,关于男友的和关于工作的各种问题。
“因为她很弱我才带她一起玩”,莉莉在内心独白时这样表达她和凯特的关系,但是现实却是莉莉因为凯特要离开的赌气行为,神经大条的凯特却没有想那么多,只想再离开前的最后一周可以和闺蜜莉莉还像以前那样的玩耍,她并不知道她未察觉到闺蜜的变化让莉莉整个人更加的失控。
所以说女生的友谊往往比谈恋爱还复杂的多。
说不清道不明界线与关系,各种奇怪的小心思,别人看起来像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也能做朋友。莉莉认为凯特并没把自己当真朋友,但是对于凯特来说,可能朋友就是可以随意随性。
她们谁都有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迷茫,自己的肆意洒脱。这样的友情带着伤疤,带着挑衅和背叛,却又神奇的带着依赖和眷恋,就如同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最敬重的对手一般,矛盾却又顺理成章。
02
成长需学会接受与放弃
这时候莉莉遇到了亨利,在一个艺术展上,无疑作为创作艺术家,亨利深深的吸引了莉莉,虽然莉莉根本看不懂亨利的作品想表达什么内涵也欣赏不来亨利的艺术,在这个二十三岁的女孩心中,喜欢的原因可以简单成因为她喜欢有创造力的人,而喜欢自己的前男友的原因则是因为喜欢比自己强的人,对凯特的感情也是因为凯特是比自己更随性的人,这些喜欢其实都表达了莉莉是一个矜持、渴望改变和想要被主导的人。
接下来莉莉的生活变成了和亨利的各种约会派对和一些让她觉得浪漫的事情,连内心独白也换成了有关亨利的问题,所以凯特其实并没有那么特别的重要,至少当莉莉可以找到另一个依靠的时候,她可以暂时不去想凯特以及凯特就要走了的问题。
和前男友的再度见面,前男友让她失望的所作所为终于逼着莉莉下定决心不要他,原来自己的喜欢是可以不要的,那是不是她也可以下定决心接受凯特即将离开的事实,在这里莉莉第一次有些明白接受与放弃的意义。
然而莉莉依然是胆小矜持的,即使她再向往也无法做到像凯特那般纯天然的随性,即使她再讨厌自己那无意义又浪费时间的工作,也还是要为了饭碗而坚持每天去上班,即使她再压抑,这个乖乖女也不能接受自己做出太过放肆和越界的事情。
可是所有的压抑到了一定的凝结点都会爆发。
爆发的莉莉骂走了前男友,在工作的地方大闹一场后扬长而去后,她终于赶在凯特临走前拥抱了自己的闺蜜,送她上了开往机场的计程车,我想电影到了这里莉莉应该终于接受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接受了自己对凯特的友谊和依赖,也终于明白,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你必须勇敢的去接受他们,你能做的只是换一种方式或者找一种心态去接受他们,爱慕的人是可以放弃的,依赖的人是可以推开的,不爱的生活是可以不要的。
03
坦然接受,自愿放弃
笔者有一个朋友在大学毕业后本来一直待在成都工作,与父母一起生活,一份学校老师的工作和一份兼职舞蹈老师的工作让她的生活过的还算充裕与体面。然而她在和我聊天时会时不时的和我说她其实并不想做老师,她并不喜欢和各种家长打交道处理他们的问题。
后来她找了一个在上海的对象,为了可以陪着对方,她放弃了自己在成都安逸的生活,离开了父母背井离乡,原本靠她舞蹈老师的身份在上海那么多的舞蹈机构里也是非常好找工作的,她可以轻轻松松的月薪上万。
可是她在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放弃了可以拿高薪的机会,转而做了一份视觉陈列的工作,和电影里的莉莉工作一样,但是刚入行的她显然拿着圈子里不算高的工资,坐着更多的事情。
半年后她与对象一起回到成都定居,她和我说虽然她在上海每天都很忙碌,早上五点半就要出门赶七点钟的班,晚上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回到家都已经六七点,平时巨大的生活开销让她也没能存到什么钱。
但是她非常感谢自己当时选择离开成都去上海闯荡的那半年,也很感谢自己愿意放弃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她感觉她在上海学到了很多,见过了和成都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也学到了别的行业的内容和与他人的相处交流,她觉得现在在面临任何选择与改变时,她都比当初要更加坦然也更能接受,因为她知道当她纠结选择时,她还可以做的是放弃。
结语
看,这就是一种成长,世界万物总是在变,它不可能总是变的正合我们的心意,我们不能因为每次的不如意就发泄或者压抑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坦然接受变数,如果实在不能接受,我们也可以选择自愿放弃,放弃那些会让自己心烦不安的存在,即使对方再好自己再喜欢,不适合的都可以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