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是六六的另外一部力作,虽然内容很好看很刺激,也从正面和侧面展现了房产中介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但是剧情终究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拿两位店长来说,就有点脱离现实。
徐姑姑是上海本地人,人脉非常广,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人,小到邮政快递员,大到知名大律师,连国外的私家侦探他都能搞定,而他的这些同学都是神得不能再神,连一线大牌明星都是他的同学,而他本人当时在学校还是乐队的主唱,跟他一起组乐队的同学都出名了,他还在这里干中介。拿着并不稳定的收入。
这年头,同学有出息的确实大有人在,徐姑姑作为在上海这座城市长大的本地人,他爸又是成功人士,从小跟着参加名流宴会,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他为何要来干中介?虽然是个店长,但说出去总不是一份不太体面的工作。
更不合理的还是徐姑姑的人设,能写关于老洋房的专业书,说明他在这个业务上早就摸清了所有门路,这些门路都是由一个个人脉搭建的。老洋房业务虽然赚钱,但是可能几年都遇不到一单,就算遇到了,成交不了的比比皆是,而上海可以用于出售的老洋房只有一百多套,结果剧里就被安家天下遇到了三套,徐姑姑人设还要走高大上路线,不是老洋房业务,他就给手下做,只拿点店长提成,难道他不需要赚钱吗?
徐姑姑去当房中介的原因,剧里有解释过。他希望能通过卖房去见证别人安家的过程。这个理由着实有些牵强,买房的人难道就一定幸福了,再说没有你徐姑姑,照样有大把的人干中介,这说得好像徐姑姑还拯救了这些买房人一样。人设力求完美可以理解,但如此脱离现实就真的失真了。
房似锦空降到上海静宜门市部就更荒唐了。她销售很厉害,是翟云霄最得意的弟子,连续好几年销售冠军,这在北京肯定是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和人脉。现在来上海,等于一切要从零开始,如果总部没有丰富的底薪保障,谁愿意来上海?但显然从剧情得知,房似锦并没有这块保障,她在上海的收入也需要靠自己一套套房子卖掉来赚取。
徐姑姑“不爱钱”还这么多熟客,房似锦“爱钱”又“努力”熟客只会更多。她来上海起码要做个领导层,不再一线接触客户,才值得动一动。动完了以后,收入骤减,人生地不熟,还得一线,每天带看房子,聊客户。那她到底图啥?一个好的房产经纪人未必比店长赚得少。
说总部派她去上海学习什么老洋房业务更是无稽之谈。老洋房业务和普通买楼卖楼除了房子贵一些,也就是明晰产权有点难度。与其等一套几年都等不来的老洋房,还不如多卖几套普通住房来的实际,毕竟普通住宅有两个点的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