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昨天才看了电影《宠爱》,看这部电影完全也是冲着钟汉良、于和伟、以及陈伟霆这三大男神的面子才看的。
但是看完这部拼盘式的电影,我却并不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甚至比起之前黄渤的那部《被光抓走的人》,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我出了电影院看了一眼票房,现在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突破了6.6亿,比起之前胡歌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以及黄渤的《被光抓走的人》,票房实在好了太多。
那么这样一部故事一般,毫无内涵可言的电影,凭什么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房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题材讨喜!
电影《宠爱》的目标人群很准,就是拍给喜欢撸猫、喜欢养狗的人看的。
而近些年城市女性中,养猫养狗的人群日渐增长,所以拍摄这样的题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能吸引一群固定的观众来观影。
有这样一群稳定的观众在,这部电影,就不会亏。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部《宠爱》借着宠物的题材,其实还是讲了很多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情”的事情。
比如于和伟的父女之情,比如檀健次和钟楚曦的爱情,比如张子枫和吴磊的友情,都是借着动物,再谈人的事。
第二个:大咖太多!
其实近些年,电影市场上,都流行拼盘式的短故事,也流行大咖云集,集体贺岁。
而且这种效果,往往是出奇的好。
而这部电影《宠爱》选择在元旦档期上映,其实也是用了同样的方式,6个短故事,数十个明星参演,这种做法既能给观众以惊喜,更能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电影院。
再加上一些煽情的剧情,即便是一个拼盘式的电影,到最后也不会太差!
第三个:宣发效果真的好!
作为监制的徐峥,对于《宠爱》这部电影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这些年他就好像是一剂票房灵药,无论是他的《港囧》,还是《我不是药神》,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
除开他自身强大号召力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他有强大的宣发团队。
比如在《宠爱》上映之初,在抖音短视频上就已经出现了电影中的爆款视频,借助短视频的推广,无疑为电影迅速圈粉打开了局面!
这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对于电影大爆,是有推波助澜的意味的!
但是,就像我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这部拼盘式的电影,其实是毫无内涵可言的,很多煽情,很多感动,都好像是故意为之。
比如吴磊饰演的盲人,第一次牵着导盲犬出门,而他的妈妈就拿着一个衣服,上面写着:“他是第一次出门,他想独立!”
这种老套的剧情,都是我小时候在“知音”,“故事会”上才会看到的,现在的电影还在讲这样的鸡汤故事,真的有点落伍了!
一部电影的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分在,而这部电影,大概就属于“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的那种吧!
而春节档,徐峥的《囧妈》也会上映,原计划这部电影会在大年初一,与其他几部电影同台贺岁,但是因为一些原因,现在《囧妈》以及提档到了大年三十的上午八点,这部电影还会不会爆呢?
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