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看球的都知道齐达内,每个踢球的都知道斯科尔斯。”这话虽然略显偏激,却也不失它的道理。须知,即便就是伟大如齐祖哈维,都对斯科尔斯推崇有加。
“近乎完美的球员”,这就是齐达内对斯科尔斯的评语,这位法国中场传奇一直都为自己未能与斯科尔斯搭档而遗憾不已;至于哈维,他干脆就把斯科尔斯定义为“在过去的15到20年,他是我见过最棒的中场,最完美的中场”,就可见一斑了。
只可惜,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存在,却因为自己低调的性格,在许多时候都未能得到自己应有的评价,让人唏嘘不已。
斯科尔斯的性格之所以会如此低调,与他孩提时代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那时候的斯科尔斯不仅身材瘦小,饱受哮喘的困扰,还有着轻度的白化病,看起来与同龄的孩子们格格不入。毋庸讳言,无论在哪个国度,不懂事儿的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歧视的情况。而孩提时代的斯科尔斯,则是被同龄人歧视的对象,不仅甚少有人愿意跟他玩,还给他起了一些颇具歧视意味的绰号来讽刺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长此以往,斯科尔斯的性格自然会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即便就是功成名就之后也难以摆脱掉孩提时代的阴影。
好在,斯科尔斯的足球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同龄人普遍歧视他的缘故,孩提时代的他很少会与自己同龄的孩子一起踢球,反而经常去找高年级的学长们踢对抗赛,还有着卓越的表现。坊间传闻,在斯科尔斯11岁那年,他在自己的家乡俱乐部奥海姆竞技的青年队一个赛季就有夸张至极的70粒进球入账,可想而知他的足球天赋有多么惊人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曼彻斯特人,斯科尔斯的表现自然瞒不过曼联队于是,弗格森爵士立即就让时任曼联青年队的教头莱恩·基德前去考察。基德不去则已,一去就被斯科尔斯的表现所征服,诚意满满地邀请斯科尔斯前往曼联训练。
在斯科尔斯来到曼联之初,素来以慧眼识珠而著称的弗格森其实一度看走了眼。这位苏格兰教头考虑到英超夸张的对抗强度,十分担忧身材瘦弱的斯科尔斯在将来难以立足于英超赛场,于是生出过放弃斯科尔斯的念头,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时任曼联青训主管埃里克·哈里森。好在,埃里克·哈里森却有着与弗格森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就对斯科尔斯的天赋欣赏有加,也坚定认为此子在未来必成大器。再加上他的妻子患有哮喘,难免会对有类似困扰的斯科尔斯生出怜惜之心。正是在埃里克·哈里森的坚持之下,斯科尔斯才能够在曼联青年队展现自己的才华。在青年队长时间的卓越表现,让弗格森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走眼,渐进对斯科尔斯关注了起来,还把他提拔到了曼联一线队,并且委以重任,这才有了日后那个在英超赛场与欧冠舞台叱咤风云的“生姜头”。
如果说,斯科尔斯的俱乐部生涯,是最典型的苦尽甘来。那么,这位中场大师的国家队生涯,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了。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则是大名鼎鼎的双德,还有历任三狮主帅。
斯科尔斯的能力虽然丝毫不逊色于兰帕德与杰拉德,可因为他的性格太过低调的缘故,名气明显没有这两人大,因此在国家队的竞争中吃了不少苦头。历任三狮主帅都不敢拆散名头极大的双德,明知道这两人不那么搭配,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让这两人占据了英格兰国家队的中场中路。至于斯科尔斯,就只能给这两人让路,前往边路坐镇了。虽然说以斯科尔斯的能力,也能出任边路,可这毕竟不是他平日里惯打的位置,发挥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再加上双德之间的极度不兼容,那些年的三狮军团虽然看起来兵强马壮,却总是在大赛时早早沉沙折戟,让人失望不已。身为当事人的斯科尔斯更是因此而绝望,早早就做出了退出国家队的绝地,给英格兰足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不过,任谁都知道斯科尔斯的厉害。于是,历任三狮教头都想让这位曼联中场重新回归国家队。比如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开始之前,时任英格兰主帅卡佩罗就让自己的助手巴尔迪尼给斯科尔斯打去了电话,邀请这位中场大师重新回归国家队。但是,因为这通电话不是卡佩罗亲自打来的,斯科尔斯颇有几分不满,因此而拒绝了邀请,亲手关闭了通往世界杯的大门。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斯科尔斯的行为貌似潇洒,却让球员本人后悔不已。他在日后亲承,后悔拒绝了卡佩罗的召唤。
纵观斯科尔斯的职业生涯,他的球技与天赋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那低调的性格,还有略显单薄的身体,让他吃亏不少。俱乐部时代被弗格森看走眼,国家队时期被迫为不合拍的双德让路,其实都是这些问题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