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12家车企能否挺过车市“群体免疫”?
如果市场必须淘汰一批企业,谁将被淘汰,谁最先被淘汰
230779辆,这是12家自主品牌企业2019年的总销量,平均每家年销量不足2万辆。而且数据并不都是上险量,有的是企业自报销量。
汽车商业评论把42家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分为四大阵营,代表四种生存状态,这12家属于最后一档——垂死者。
12家中一家2019年刚有产品上市没有同比数据,其他11家全部同比下滑,其中一家同比下滑4%,一家同比下滑31%,其他9家同比下滑都是50%以上,最高97%。
其中的猎豹、力帆、华泰3家是2019年10月网传濒临破产的4家车企成员。
其中6家是重庆企业,占比50%。重庆车企似乎成了中国汽车业的晴雨表。
2019年重庆市汽车产量138.3万辆,同比下降19.91%,比高峰时的2016年下降了56%。2016年重庆汽车产量316万辆占全国产量11.2%,是全国唯一汽车年产量超过300万辆的省市。2017年7月,汽车商业评论曾以《重庆车帮》为封面故事集中报道了这个民营造车群体。
还不到3年,重庆车帮中除了东风小康,其他6家都被汽车商业评论归入“垂死者”阵营。
“垂死”描述的是群体状态,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先走为敬。例如3月12日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2020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已将企业环保信息进行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变更为‘HUANG XIMING’。”
但接棒后的博郡依然需要直面生存问题。更换了大股东的一汽吉林同理,代替潍柴英致的潍柴VGV也同理。
上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扩散,英国的“群体免疫”疗法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其原理是让全国60%以上的民众感染,就可以在社会中形成群体免疫,代价是大量民众因感染死亡。
群体免疫疗法接近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它令我们想到从2018年开始饱和、下滑、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行业雪上加霜。如果市场必须淘汰一批企业,谁将被淘汰?谁最先被淘汰?
这12家车企,您认为哪几家最有机会存活,哪几家最有可能被淘汰,欢迎参加文后投投票。
大乘汽车:生即是死
全年上险数仅为5387辆。其中,G60和G70贡献了几乎全部销量,新能源车型的总销量不足百辆。
与其他品牌相比,大乘汽车到来的时机并不好,在中国车市出现拐点的2018年年初,“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这个名字才第一次出现。
之后一年的时间,江西大乘汽车在抚州建成了一座总建筑面积500000平方米,全面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江西大乘汽车科技产业园。
2019年,大乘汽车进入了密集的产品投放期。3月,大乘汽车G60正式上市,起售价为5.99万元。一个月后的上海车展,升级后的大乘G60S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6.99-11.99万元。
新能源产品上,在上海车展上市了E20和G60E这两款产品。
两门两座的E20拥有 12.3寸超大中控屏,配备了快慢充与安全气囊,补贴后售价为6.98万。
G60E则是一款五门四座的SUV车型,定位于“A级高速纯电动车”,补贴后售价为12.18万。
再加上2018年上市的首款SUV G70,大乘汽车的产品线已经足够丰富,但成绩单并不理想。
尽管不占据天时,但在大乘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却拥有足够的地利。2019年7月,抚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大乘汽车列入“龙头”昂起工程。
在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8月29日,由大乘汽车领投的网约车品牌“我家车队”在江西抚州实现了全国首城首发。
2020年,大乘汽车尚未公布新车计划。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从众泰单飞出来创业的吴建中和他的公子吴潇如果还是沿用当年众泰的方法干汽车,这条道路很难走远,很可能的命运就是生即是死。
斯威:足球无用
2019年2月16日,春节放假后复工的第一周,华晨鑫源旗下的SWM斯威就牵手中国足球协会,冠名了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
2月24日,SWM斯威又在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为中超冠名球队“重庆斯威队”举办了一场新赛季的出征仪式,并在活动上向球队一次性赠送了20辆斯威G01 F版新车,让“重庆斯威队”的球星球来当这款车的“体验官”。
再加上此前对该球队的冠名赞助,SWM斯威已经在体育界里连续三次完成大手笔赞助。但事实证明,足球对于斯威汽车提升品牌和销量根本无济于事。
2019年5月28日,斯威G01 F上市,共推1.5T-6MT/6AT两种动力5款车型,售价9.59-12.59万元。根据上保险数,全年销售5640辆。
9月5日,SWM斯威G05上市,推出2.0L-5MT、1.5T-6AT两种动力搭配5款新车,官方指导价6.99-10.39万元。根据上保险数,全年销售2615辆。
根据官方数字,全年累计销量54235辆,同比下滑了4%。而从保险数来看,累计零售量仅有17852辆。
2018年,华晨鑫源旗下商用车、乘用车加上新能源车型,总销量达到了15.58万台,而同比增长了17.8%。
2019,华晨鑫源希望做强商用车,做精乘用车,做实新能源,做专专用车,计划冲击年销20万辆目标。
现在的状况只能让人傻眼。
根据天眼查显示,2019年7月,原华晨斯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人龚大兴退出,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蒋波接上,成为公司新任法人。
龚大兴新注册了一家名为“重庆鑫源控股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龚大兴出资7000万元,控股70%,并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有分析人士表示,东方鑫源集团正在对集团旗下子公司进行梳理,或将汽车板块进行拆分上市。但如今这个市场下,或许只有把汽车剥离才是正道。
潍柴英致:替身VGV
经过2018年的挣扎,潍柴英致在2019年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潍柴集团全新推出的潍柴VGV品牌。
根据2019年厂商保险数据显示,在售燃油车型仍为潍柴G3一款,全年累计销量为354辆。
在曾经寄予厚望的新能源领域上,定位纯电动小型SUV潍柴英致EX1和纯电动MPV潍柴英致737 EV也没有起到作用,全年仅有3辆英致EX1上险。
相比于销量不佳,更加严重的是经销商数量。继2018年经销商维权事件后,在2019年,北京地区唯一一家英致品牌4S店已经关闭,其他销售区域也是同样的光景。
内忧外患的潍柴英致在绝路中寻求新的生机。2019年11月,潍柴集团发布了全新品牌潍柴VGV,还推出首款中大型SUV潍柴U70,售价区间为6.99万-11.09万元。
从潍柴VGV的全新战略中,依旧可以看到潍柴英致的影子,它们有着相似的品牌定位、产品规划。由此推测,潍柴集团想要利用此前英致品牌的基础,减少在乘用车领域的沉没成本。
但在潍柴英致品牌与产品力都没有成立打出名号的前车之鉴下,潍柴VGV想要重整旗鼓,前路似乎也是渺茫。
一汽吉林:换了主人
2019年,在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的仅有的4篇文章中,除了两条拜年的文章外,就是一头一尾发生的两件大事。
头件事是,1月17日,一汽吉林举办了“创新·谋变·破冰” 商务年会。本次大会上,森雅品牌全系车型亮相,其中森雅R8首次展出。当时,一汽吉林旗下已经拥有包括森雅R7、R9和R7新能源等三款乘用车,以及佳宝VV7、V80等多款商用车。
之后就是12月27日,一汽吉林增资扩股签约仪式在长春市中国一汽总部举行。此前一天,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15亿元获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权,成为一汽吉林最大股东,而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一汽吉林的股权则由100%稀释至29.50%。
这意味着,一汽吉林正式完成了由国转民的混改,宝雅新能源也由此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进入乘用车市场。
这是一桩各取所需的合作,换了主人的一汽吉林,未来肯定将要更名,前景如何就要看新主人的了。
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一汽吉林已连续三年亏损,亏损额共计30亿元。2019年上半年,一汽吉林亏损达5.11亿元,负债达到33.58亿元。而宝雅新能源作为一家山东德州的低速电动车生产商,其产品技术含量向来不高,核心技术竞争力较低。
2019年,一汽吉林上险量12536辆,其中森雅R7为6609辆,森雅R8为6辆,森雅R9为5921辆。
在外界的质疑和担忧中,2020年1月1日,酝酿多时的全新森雅R8正式上市,售价7.49—8.99万元。接下来,一汽吉林还将有哪些动作和计划,企业未来将走向何方,值得拭目以待。
一汽夏利:朋友再见
在经过2015年~2018年的卖卖卖之后,只剩一个空壳的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处理完所有资产后,开始退出汽车的历史舞台。
2019年4月29日,一汽夏利公告称,公司正式宣布与博郡汽车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根据双方签署的《股东协议》,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持股比例80.1%;一汽夏利以经评估备案的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
经此一役,博郡汽车砸锅卖铁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而一汽夏利也为人员、土地、设备等资产找到了合适的接盘侠。
12月22日,一汽夏利连续发布14条公告,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议案,其中一汽夏利拟向铁物股份等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中铁物晟科技的98.11%股权在本次交易前,一汽夏利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的制造和销售,而在交易完成之后,一汽夏利的主营业务将变为铁路物资供应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务。
华泰从起家到陨落,代表了很多三四线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轨迹。
2000年华泰汽车成立,2003年就和现代汽车合作推出了第一款SUV车型特拉卡。特拉卡在当年算是非常火热的一款产品,在2003年时,这款车的年销量就达到了1.5万辆,这个销量已经比现在的华泰还要优秀了。
但是,张秀根领导的华泰汽车却并未真正走上正途。通过汽车得到的好处,包括煤矿、金融、房地产等等,成为华泰汽车一直能够苟延残喘的稻草。
2017年,张秀根甚至让33岁的儿子张宏亮成为华泰汽车董事,持有华泰汽车76%的股份,自己的股份降为24%,希望自己这位宝贝公子能够将华泰汽车带入“张宏亮时代”。
这个算盘打错了。目光短浅、管理愚昧,在汽车转变的大时代下,我们只能眼看着华泰汽车摇摇欲坠。
2018年12月,华泰汽车变更股份, 张宏亮退出,最终变成了张秀根与其妻子的弟弟、公司法定代表人苗小龙分别持股比例分别为99%和1%。
很快我们看到了这个变更的重要理由。2019年1月18日,华泰汽车法定代表人苗小龙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
2019年,随着工厂停产、资金被冻结,华泰汽车终于走到了尽头。我们看到华泰汽车官网上最后刊登的一篇文章是去年11月22日转载的新浪汽车的一篇报道《百年品牌非一蹴而就——论华泰汽车现状》。
文章最后说:百年品牌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发展亦非永远一帆风顺,笔者也希望华泰汽车能在“寒冬期”经受住霜刀雪剑的考验,迎来春暖花开,以成为一家中国百年汽车品牌为目标砥砺前行!
没有比这更冷的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