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买便宜新车更要注意,这5点不弄明白会很受气!
2020-02-28 12:14:56   来源:东方头条   

买车的事情,说到底还是品牌、设计、配置、三大件之间的较量,这些要素是用车时最为常见,也是与车主息息相关的方面。不过,虽然外观配置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但并不代表买车只需看这几方面。

如果是一个新手买车,光是关注这几方面也没问题,但如果想进阶为老司机,买车时还要注意到一些隐性的问题,比如以下几点。

在大家的认知里,新车有味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有味道才说明这是一辆新车,但味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关乎着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汽车虽然框架是由钢材结构组成,但地板、座椅、塑料件等地方却是异味的高发地。

而其中,最不起眼的就是在地板、车门内部的阻尼片。作为隔音隔热的一环,汽车内的阻尼片通常有8~12处,因此很多找不到的异味源都是从这里出现的。而阻尼片是否有毒,还是取决于其材质。

如今,很多车型上使用的都是沥青阻尼片,而沥青阻尼片含有苯并芘、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作为车内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也会助长有毒物质的浓度聚集。并且,沥青阻尼板在受热时会加剧有毒物质的挥发,也就是说在开车时受到的毒害最深。

但可惜的是,如今沥青阻尼片仍然作为大多数车型的隔音隔热材质,原因也是在于成本。据悉,一辆车采用的沥青阻尼片面积大约为3平方米,重量为10公斤,成本为 50元~70元左右。

而如果使用环保材质,一辆车的成本需要增加100~130元,如果是一年100万辆的销量,成本则增加1~1.3亿元。因此,没有政策强制规定的情况下,很多车企并不愿意为此增加成本。

因此,虽然如今有环保无毒的丁基橡胶、高分子树脂材料材质,但实际上公开表示采用环保材质的车企并不多,例如DS、沃尔沃、领克、WEY等几家车企都主动宣称采用环保材质。

车好不好开,影响的只是驾驶感受,但车内空气质量却影响的是身体健康。结合去年某豪华品牌爆发过的“毒气”事件,如今车内空气质量也被越来越多人所以注意到,但真正被视为购车因素的却还是不多。

我们应该怎么办?

而作为普通人,车企给我们看的只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想要真正了解车内健康的渠道并不太多。但中汽研已经从2018年起已经开始车辆健康检测,包括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I),以及车辆电磁辐射(EMR)。

虽然能得到最为准确的报告,但中汽研测试的车型有限,因此很多热门车型都没有测试成绩在其中。而其他车型想得知阻尼片材质,只能通过品牌方400客服中心咨询了。

很多人只关心汽车质量好坏,但实际上,如今汽车质量的稳定性并不差,即使是国产汽车也不会出现开个几年就散架的情况。而另外一边,汽车的事故比故障却更为常见,大的事故不多,但小剐小蹭总少不了。

虽然不像保险、油费一般每年固定,但修车费用同样用车的潜在费用。根据J.D.Power 2018中国新车质量研究的数据,目前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是107个。加上日常剐蹭,或是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后续维修,车主购车后在维修方面付出的金钱不容小觑。

很多人觉得,既然买了车险,修车费与自己便无关了。但保险公司并不傻,你的车修车费用越高,保险费用也会更高,并且很多情况下,小事故出险更不划算,而自己掏钱修车时才会注意到汽车零整比的重要性。

零整比说到底就是车辆配件价格总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因此从系数中就能看出哪些车修车贵。通常来说,合资品牌的零整比相比自主品牌更高,而豪华品牌又比普通合资品牌的零整比更吓人。

此外,随着零整比一起公布的还有喷漆工时负担指数,相对于零整比,这份榜单对我们的作用更大。毕竟很多剐蹭事故最终并不会走保险,而是自己掏钱解决,这也成了一部分潜在的后期费用。

我们应该怎么办?

作为汽车维修成本高低的系数,如今中保协已经公布上百款车的零整比,因此我们也不必大费周章地去打探。在中保协官网上就能查询到包括零整比指数、喷漆工时负担指数,前大灯、后保险杠皮单件零整比等,作为我们买车的参考数据。

最近两年安全测试中各种A柱断裂等新闻产出,让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谈到一款车时,有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其安全负面事件。可惜的是,安全成绩对销量影响并不大。

相比于车内空气质量这样隐性的安全问题,安全性可以说是更加直观了然,各种事故车祸的现场都在阐述一个事实,“汽车碰撞安全可以用不上,但绝对不能没有”。因为在很多事故中,汽车安全性往往关乎的就是性命问题。

此外,如果车企倒闭的话,汽车零配件也会随着停产,后续的维修只能依靠库存件供应,让车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目前,这类车企也并不少见,比如力帆汽车、华泰汽车、广汽菲亚特,不仅负面新闻屡屡出现,而且甚至一年都没有一辆新车推出。在自身内部状况混乱的时候,自然也无暇顾及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

目前,这类品牌不像保值率、零整比一般有着准确数据给我们参考。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品牌的季度财报了解到其经营状况,此外每月销量也能给到我们不少信息。总之,如果是销量没几辆,口碑也崩坏的品牌,就尽量避而远之了。

很多时候,买车总是一眼定情,很多热门车型之间的产品力差距并不算太大,我们买车也只是追随自己内心的喜好。

但如果理性来说,买车也是一门系统性的学问,车型之间虽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却因为各种隐性因素产生各种问题,这篇文章的意义也在于警醒大家买车时要考虑更深层的方面。

相关热词搜索:受气 会很 更要 新车 明白

上一篇:10万级颜值帅配置高的SUV 宋Pro对比宝骏RS-5
下一篇:最后一页

济宁知名律师   电话:0531-80961678
手机:18053115917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