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教材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划》要求,提高大中小学各学段教材综合质量,使教材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提升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为此,《规划》要求加强教材内容的思想性,促进知识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理论、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使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和不同类型学校实现德育一体化,提高教材的育人功能。《规划》通过以下举措推动德育一体化的落实。
明确宗旨。所谓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指将立德树人的德育要求落实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学中,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专业)横向配合,教育内容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一致性连贯体系。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媒体手段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多元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形势下,《规划》强调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权,把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为这个体系的构建确定了立德树人的宗旨,使教材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抓牢主线。《规划》强调教材的德育一体化问题,一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二是回应新时代的要求。《规划》要求大中小学加强研究,在不同学段、学科全面融入,使之体现纵向衔接、横向配合、协同联动、逐层递进的一体化设计。同时,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一体化地融入教材,突出正确价值观,强化核心素养的培育。
制定分类管理策略。《规划》形成了统分结合的策略,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予以统一建设,重点建设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突出其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规划》突出强调了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体化建设要求,对其他教材如何落实德育一体化也进行了全面的安排。
形成落实机制。为确保教材有效落实德育一体化,《规划》形成了国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行编审分离的制度。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由国家统一遴选优秀专家编写,多级审核。通过设立项目、建设基地、积累资源等,加强教材编写的研究。教材一体化育人力量的发挥,有赖于使用教材的高水平教师,《规划》对教师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培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规划》对大中小学教材德育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具体任务。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坚持思想性、科学性、规律性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理论、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并落实在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中。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成长的差异性和关键期,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德育目标在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中的转化研究,确保教材育人目标、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真正实现学段纵向衔接、学科领域横向配合。
总之,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教材建设是基础,教材之中德育一体化设计是关键,使用教材的广大教师是决定性力量。依据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系统设计要求,课程、教材、教师、教学等各环节扎实、科学有效实施,必定能够有力地促进各学段各学科领域实现育人目标。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