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晚间,时代中国(01233.HK)发布2019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19年,时代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额783.6亿元,同比增长29.3%,如期完成75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
对成立21年的时代中国而言,靓丽成绩单背后却暗流涌动。早在2018年,时代中国便提出在2020年实现千亿销售目标。如今看来,一场千亿之约,因为种种因素变得扑溯迷离。
销售增速下滑 销售目标下调
千亿之下,规模跳涨是此类房企最主要的标签。时代中国也是其中之一。然而,从近年的发展速度来看,时代中国的销售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数据显示,在2015-2019年,其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8.10%、50.34%、41.90%、45.60%、29.32%,对应的销售额分别为195.08亿元、293.28亿元、416.29亿元、605.95亿元、783.6亿元。
实际上,在2019年上半年,时代中国的增长势头依然不减,销售额同比增速为45.8%。然而,其全年销售增速却跌到了29.32%,可见公司下半年的销售拖了后腿。
从2019年全年销售业绩来看,由于时代中国的土地储备集中在大湾区,期内公司的销售主力也集中在广州、佛山、珠海等大湾区核心城市。据悉,广州、佛山、珠海等3个城市的销售额分别为216.4亿元、227.6亿元、78.78亿元,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7.6%、29.0%、10.1%,合计为66.7%。
此外,时代中国分别在肇庆、汕头、成都等地各有1个项目贡献了本期的销售额,但在销售额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上述数据也反映出时代中国的区域布局较为集中,难以对冲相应的风险。随着房地产调控步入新常态,因城施策成为主基调,即中央宏观定调,城市微观定策。一旦布局的核心城市出现纵深调控,其后果不可估量。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房企开启线上销售,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疫情爆发及种种不确定性,时代中国在业绩公告中指出,将2020年的销售目标调整为823亿元。按此计算,仅比2019年的销售业绩增长5%。千亿无坦途,时代中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增收难增利 旧改项目收入下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时代中国实现营收424.3亿元,同比增加23.4%;营业成本约为300.0亿元,同比增加26.3%。对比可知,时代中国的营业成本增幅大于营业收入,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时代中国的毛利约为124.4亿元,同比增加17.1%。而在2017年-2018年,时代中国的毛利增幅分别为51.8%和64.7%,可见本期公司的毛利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
受此影响,在期内费用开支增加的情况下,时代中国的净利润增幅缩水至15.6%,连续三年下跌;实现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加18.5%,增速亦为近3年来最低。
从收入的构成来看,在2019年,时代中国通过旧改项目获得收入21.7亿元,与2018年的27.8亿元相比有所下滑,对收入贡献比例也由8.1%下降至5.1%。
来源:业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