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代雅阁从外到内,几乎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形态。
普遍意义上,对某样事物意识情感的味道,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清楚,但雅阁不自觉中传递出来的感觉,又很强烈又隐晦。
它勾起了人探索的欲望,从它出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想,它到底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具体形象,能较为生动力描述它。
延续过九代的雅阁,过往的情境寄托,在第十代已经难觅踪迹。现在的汽车,再谈传统技术,似乎略显得苍白。从某个一层面看,它全面否定了过往,但又找到了新的自我。
直到广汽本田搞了一场雅阁锐•混动好奇之夜的活动,来拆解第十代雅阁内里的味道,才比较直观地认识了雅阁从外到内的每个细节,其实有一个统一的气质。
传统技术的苍白之处,作为“技术宅”的本田,比谁都认知得清晰。在第十代雅阁身上,本田将技术变成了为情感说话的工具。这是技术派本田的真正超越!
所以,再用单纯的技术参数,来评价第十代雅阁,注定是缺乏说服力的。
作为思想的一种表达,电影导演的气质和一家车企表达一款车,其实异曲同工。
如果用香港导演的气质、个性来描述B级车,那么第十代雅阁一定是王家卫。如果一定要做个对比,才能更加形象,那么,其他的车型也可以找到气质相近的导演,比如帕萨特是王晶,迈腾是陈可辛。
2
王家卫的电影,擅长于将每一个平凡人都会遇到的琐碎困惑,日常的一地鸡毛,以及芸芸众生常见的狗血戏,将其艺术化、哲理化升华,用美到令人窒息的画面,渲染内心深处狂热情感的交织。
用人话说,那就是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远方。将现实浪漫化,将平淡无味的生活,构建成有味的情感世界。
帕拉赛萨斯说,一无所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对事物的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换句话说,懂得情感、又极为丰富的人,一辈子所获得的感知,可能比有些人几辈子都多。
将具象的事物所带有的情感,进行增量发掘,是人类本性需求。说到底,人就是情感的动物。这是王家卫最擅长干的事情。
而将汽车在研发、创造过程中,找到这个时代的人需要的情感因素,则是车企的终极目标。理论上,所有的外观设计、技术和功能、品牌打造,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
在第九代雅阁以及之前,日常生活的气息很浓厚,将车固定地画像为商务化或者家庭化,或者亦商用亦家庭。很具象,很实在,也很市民化。
就像电影里对芸芸众生生活的平铺直述,不波澜不浪漫不带过分的色彩,但很能解决问题。就像王晶的电影,故事讲完了就讲完了,想起来会笑一下,因为毕竟还是有一些亮点,比如偶尔的幽默。
这种风格,像极了父辈一代的生活。
而第十代雅阁,从外观、色彩,到动力,完全摒弃了B级车此前商务、家庭的保守作风,有一些不羁和艺术情怀。王家卫电影《阿飞正传》里,张国荣扮演的阿飞孤傲、内心丰富,似乎有一些共性,但又不能全然涵括。
可能有人说王家卫太装,如果我用雅阁比作王家卫,也有可能有人说我太装。但实际上,就像对一部电影的理解,有些人无动于衷,有些人被直击内心。
王家卫在《2046》里这么说,其实爱情是有时间性的,认识得太早或者太晚都是不行的,如果我在另一个时间或者空间里认识她,这个结局也许会不一样。
看一款车同样如此。我有一辆九代雅阁,开了近五年,所以对十代雅阁的理解,会更加倾向于内里的表达。
用一句话概括,十代以前的雅阁,习惯于找到本我;第十代雅阁,则在寻找超我。3
在人类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寄予了情怀。一款车的情怀,有时候隐晦,有时候直接。
找到那个时代最恰如其分的情感寄托方式,就代表了浪漫的、高于现实的情怀。现在如果有一辆五代、六代雅阁,作为收藏品,在我看来,车主也就很有情怀。
第十代雅阁的聚焦点,是品味生活。作为车的意义,除了基本的功能之外,最后满足的其实是情感诉求。
这个时代的主流是消费升级。这个消费升级不止是产品特性和功能的升级,而是内心需求的升级。如果一辆B级车,现在还在主打实用性的家用或者商务,就算功能如何升级,也很难被消费者认可。
第十代雅阁的动力、油耗、科技配置等等的选择,实际上都在为精准目标“品味生活”服务。而这些功能产生的品牌外延,很好地契合了城市年轻一代的王家卫式的格调。
雅阁延伸到第十代,其实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品牌突破,去找人内心情感的需求,不是浅层面的,而是大部分人能感知,但又无法表达的那种精神需求。
一个产品的强大之处,在于消费者有强烈的需求,但又不自知,而它能发掘这种需求,让人恍然大悟,并喧嚣的生活中静下来,默默享受。
产生的结果是,几乎所有B级车的平均售价都在大幅度的下探,而作为第十代雅阁的高端车型,锐•混动版本销量不断攀升。8月销量超过了5000辆,几乎是目前一个合资品牌主力B级车全系车型的月销量。
雅阁重回光芒之巅。9月,雅阁月销量超过2万辆,新一代雅阁上市后,已经是第6个月销量破2万辆。在B级车细分市场,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