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罡
无论开车还是走路,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街道所形成的十字路口,常常会让我们有所准备。
当你要穿越的方向红灯亮起的时候,行人车辆就不得随意穿越。当绿灯亮起的时候,行人和车辆是可以向前行进的。
这就是交通法中的“红灯停,绿灯行”。
除了“红灯”和“绿灯”这两个灯之外,还有一个极具标志性的“黄灯”。
这个“黄灯”很有讲究。因为同是黄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准备和行为方式。
这就是“前提决定行动”。
黄灯亮起的时候有“红灯”与“绿灯”两种截然不同的前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前提,决定了行人与车辆必须采取两种截然不同心理准备与接下来的实际行动。
当“黄灯”亮起的时候,如果前提是红灯,即由红灯转为黄灯时,行人则准备前行穿过十字路口;车辆则准备踩油门,以便及时前行而不要让后面的车按喇叭催促你。
如果是由“绿灯”转为黄灯,即前提是绿灯,对于刚好来到路口的你来说,情形则完全不同。车辆则要踩刹车,及时停车,这就是交通法中的“黄灯不越线”。行人同样也要自行“刹车”,否则,刚走到路中间,左右两个方向的车都朝你开过来,你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不仅很尴尬,而且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结果就得不偿失了。
十字路口的红绿黄三个灯,绿灯和红灯很好判断接下来你该怎么做。黄灯则不同。不同的前提,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前提效应,非常重要。同样的黄灯,因前提有红灯与绿灯的区别而决定行人与车辆必须采取正确的判断与行为。
无论是行,还是停,决定你的行为的是前提。
现实生活中,前提决定行动的案例比比皆是。以业务销售为例,同样是会见客户,如果你是采购员,需要采购某种商品,在与客户谈判交流时,尽可能压低价格,为单位节省开支。如果价格太高,你可以放弃。
如果你是推销员,在与客户谈判时,就要尽可能地争取更高的产品价格,并且成功地签下销售合同,为公司创造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价格太低,你完全有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