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定义就为“挑刺儿” 商业化进程挑战赛接近真实?
2019-08-29 16:10:54   来源:东方头条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已告一段落,从专业车队到个人组,所有名次都已“名花有主”,获得名次的车队也收获了丰厚的物质奖品。这几天的比赛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说说第四项赛事,也就是商业化进程挑战赛。

从某种程度上讲,商业化进程挑战赛是自动驾驶从封闭道路驾驶验证走向真实道路的缩影。与城市道路场景不一样,商业化进程挑战赛的场景选择在了真实的高速公路上——G85高速上一段11公里长的道路。到这里你也许已经看出来了,从AEB自动紧急制动、APS自动泊车到城市道路场景挑战赛、再到高速路况场景挑战赛,基本囊括了日常驾驶场景,算得上全面。

11公里道路中的3公里为场景段,参赛车辆要应对多种驾驶场景,包括以下这些,1.拥堵路段通行-2.主动超车-3.随机车辆干扰-4.主车跟随-5.施工限速绕行,这5个场景在高速公路上具有最为普遍代表性。

另一段是竞速段,总长8公里,因为是高速行驶,竞速原定最高限速是100公里的时速,这很符合高速公路驾驶的实际情况,但是考虑到持续的高温(地面温度超过70度)、以及人员和车辆安全,最高限速调整为60公里,使得单项赛事难度会有所降低。

相对其他几项赛事,因为商业化进程挑战赛总体难度增加,所以这项赛事的参赛车队只有15支,分别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车企以及科创公司。

那商业化进程挑战赛是怎么定义的呢?或者说与之前的比赛项目有那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比赛场地被设置在真实的高速公路,具有天然弯道、起伏的坡道和桥梁,这些不计入比赛场景的赛道条件对参赛车辆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

其次,比赛分为量产组、准量产组和研发组,量产组、准量产组的参赛车辆不允许使用高精度定位RTK,车载计算平台的功率不允许大于350W。量产自动驾驶的必备条件是软硬件达到车规级、成本在可控范围,组委会为此给参赛车队设置了这项门槛。

再次,比赛项目包括场景和竞速。除了特定地域,量产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具备应对各种交通环境和场景的能力,而完成场景只是一方面,速度也是必备项(高速有速度限制)。

最后,比赛也将参赛车辆行驶的“稳定性”纳入考评项。因为在此前的比赛中,有车辆在行驶速度上存在忽慢忽快、车身晃动、刹停突兀等问题,使得乘坐的舒适性不佳。作为商业化进程挑战赛,乘坐舒适性是量产车的重要评价指标。

看得出来,商业化进程挑战赛应该是几项赛事中最接近实战的赛事,从比赛场景能体现出来,最重要的是从比赛定义上能看出确实考虑到了诸多实际用车需求,而不仅仅是之前赛事中仅仅完成比赛即可的简单要求。

但笔者还是那句话,挑战赛只是一个试验场,取得好的名次不一定代表已经满足实际用车需求,更大程度上,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就是一个挑刺儿的场所,距离自动驾驶走进生活还有不少路要走。

相关热词搜索:挑刺儿 挑战赛 商业化 就为 进程

上一篇:购买宋Pro DM的四大理由,全面突破期待
下一篇:最后一页

济宁知名律师   电话:0531-80961678
手机:18053115917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